商业 要闻 产经 房产 金融 银行 基金 保险 数码 智能 汽车 娱乐 时尚 生活 健康

一间宅艺术 · 论坛回顾「 城市开发中公共艺术的多重角色 」

2021-11-25 15:40:57 来源:南早网
分享: 微信 微博

<span class=

11月20日下午,应广州国际公共艺术博览会邀请,AART一间宅艺术以“城市开发中公共艺术的多重角色”为主题,于博览会论坛区举办独立论坛活动。

本次论坛活动聚集多位一线公共艺术实践者,其中包括:一间宅艺术创始人连学辉先生,时代中国景观设计总工方毅先生、贝尔高林国际设计总监蒋存华先生、木星美术馆馆长吕红荣女士、深圳特区报副主任编辑陈冬云女士。

论坛由一间宅艺术策展人郭思恒先生作为主持人就城市开发中公共艺术的组织者、开发者、造景者、公教者、传播者为切入角度,共同探讨公共艺术在城市开发以及多方合作关系下的多样角色与价值。

论坛内容回顾

连学辉

一间宅艺术创始人 · 组织者

Q: 您发起并组织本场论坛的契机以及想通过本论坛传递的是什么?另外,站在公共艺术项目组织者或推动者的角色,您觉得当下城市开发中公共艺术具有着怎样的价值?

A: 我们一间宅艺术致力于公共艺术领域12年,一直以来都在一步一个脚印去做好每一个公共艺术项目,以及项目中的每一个环节。但当我与我身边这四位老师的聊天过程中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公共艺术它的使命究竟是什么?公共艺术的使命是不是等同于我们大众当下所能接受的与期待的?

一间宅艺术是一个怀揣着热爱投身到公共艺术领域的团队。比起对公共艺术价值的讨论,我个人认为初心去做这件事情的意义很重要,我们不能忽略了公共艺术介入到城市公共空间当中它能带给不同人们什么样的感受,我觉得这才是公共艺术背后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就有了我们今天“公共艺术的多重角色”这个论坛主题,我们邀请了各位老师从不同的角色所关注的不同角度,来跟我们一同探讨公共艺术在整个城市开发的进程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方毅

时代中国景观设计总工 · 开发者

Q: 在当下的城市开发模式中,城市发展服务商是一个十分重要且具有决定的角色。而时代中国集团一直以来都是以“生活艺术家”的品牌定位,将艺术注入到所开发的各大项目之中。所以请问方毅老师,您作为一个开发者的角色是怎么看待公共艺术介入到房地产项目的?在未来的城市开发趋势下,作为开发者又会以一个怎样的标准去评判或者选择公共艺术品?

A: 我认为不应该仅仅用“价值”这个词来衡量我们公共艺术。时代中国很多项目都已经有公共艺术品的融入,我们的初衷是希望给到整个社区的居民感受到精神上的归属感。艺术品在住宅空间中不仅仅是单独的一个点,它是一种社区美学与精神状态的传递,传递我们开发商想表达的爱、专注与创造这样的价值观。除此之外,在住宅空间引入公共艺术品也是对青少年美商的提升。公共艺术会吸引到青少年更多视线,引发更多思考与想象;父母由此也会更加关注对青少年的艺术教育和引导。

通过人们对艺术鉴赏能力的提高,公共艺术会从单方面的视觉呈现演变成更多元的形式,它不一定是一个非常具象的作品载体,它可能会是一些集体的行为活动,也可能是一种概念。

蒋存华

贝尔高林国际设计总监 · 造景者

Q: 在城市开发中,公共空间的营造离不开景观设计单位的角色。所以想请问蒋存华老师,贝尔高林国际作为具有国际视野的景观设计单位,是怎么看待公共艺术与景观设计的关系?另外,当下的城市开发仍存在将公共艺术视作千篇一律的装饰品,而忽略了其独特与艺术的现象,请问您又是怎么看待这样的一情况?

A: 我们贝尔高林国际从2000年到目前为止全国130几个城市都有我们的足迹。我们在过去短短的10年里面在16座城市做了24个城市地标,其中不乏公共艺术的介入。我认为公共艺术是景观设计中公共空间非常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许多景观项目中,我们也会通过艺术介入的方式让整个场所活跃起来,结合人体工程学的设计与优化,使其为项目场所带来了一些公共的属:如日常休憩、社交等功能。不仅如此,公共艺术雕塑有可能会变成商业购物体的一个IP,一个很重要的记忆点,由此成为人们用来辨识项目场所的一个视觉符号。公共艺术不仅仅是一个物理上的介入,更是一个项目的精神象征。

随着当下地产行业慢慢进入一个冷静期,城市开发的节奏也都慢了下来。正因为这个冷静期,在开发进程中对艺术品的选择会更加重视场地以及项目产品本身的需求,公共艺术品的独特也愈加被重视。

吕红荣

木星美术馆馆长 · 公教者

Q: 公共艺术伴随现代城市建设而生,是相对传统艺术而言较新的艺术门类。而木星美术馆是深圳一家致力于推广当代艺术且具备年轻人影响力的民营美术馆,所以我想请问吕红荣老师,您是怎样看待公共艺术的?与此同时,就您过往的展览或者公教活动所看,年轻人对公共艺术的认知是怎样的?

A: 木星美术馆于2019年12月开馆,作为一个公共的艺术传播台,在木星美术馆的学术顾问陆蓉之老师指导下我们注意到参观木星美术馆艺术展览的主要群体是年轻人,而我们木星美术馆也定位为潮美学艺术美术馆,我认为在公共艺术的发展中也需要更考虑年轻人这块受众。

公共艺术不仅仅是永久或短暂存放的公共雕塑,它还包含了公共的活动,社区的文化建设,艺术事件等。谈艺术的公共,优秀的艺术项目都需要遵循艺术的规律。在任何一件公共作品的诞生前,都要与地域文化,项目理念结合在一起。除了艺术家们创作的作品以外,还需要策展团队、空间设计、面设计、视觉设计等职能人士的共同协作,将作品以最完整、最理想的状态所呈现给公众。任何一场公共艺术活动,也要得到人们的关注和认可,让人们与艺术进行互动,产生连接,这样才能体现公共艺术的价值。

达成这个目标需要一个非常庞大且完善的体系。这关乎于团队自身的盈利情况,也关乎于决策者们是否愿意对文化艺术这样的软实力付费。艺术的价值需要得到决策者们,甚至是整个社会的尊重,这也是我与在场各位老师最大的愿望,唯有这样整个社会的文化艺术才会有更好的发展。

陈冬云

深圳特区报副主任编辑 · 传播者

Q: 谈到公共艺术,除了要考虑公共空间,考虑艺术价值,也不能忽略公共艺术真切的使用和体验者,也就是每一位生活在城市里的普罗大众。为此,请问陈冬云老师您是怎么看待公共艺术的?就您的观察大众对于不同形式的公共艺术接受度是怎样的?您觉得公共艺术在未来大湾区的城市文化艺术建设中又能起到怎样的作用?

A: 首先我觉得公共艺术本身就是一种将信息传递给大众的媒介,但和我们传统的媒介不一样,它是通过艺术作品来传递艺术家的观念。而公共艺术的表现手法也是以一种付诸于艺术的传递方法,让大众自身去领悟,去感受,而不是一昧地灌输。公共艺术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是密切相关的,相比传统媒介而言它与人更加密切。

不同的群体,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教育水,甚至不同地域的人,他对艺术接受都会存在着差异的。随着文化教育水的不断的提升,懂艺术、爱艺术的人一定会越来越多。大家会更愿意通过有美感,有感染力的艺术品来接受信息并求得共鸣,这样的趋势必然会使公共艺术成为一种前沿的传播媒介。

在座的各位老师都在致力于为更多公共空间融入公共艺术的元素,同时也都致力于艺术的教育、普及和推广。因此我非常有信心看到未来的粤港澳大湾区会是在经济高度发展的同时,达到一个文化艺术繁荣的状态。

在本场论坛上,各位嘉宾从自身代表的不同角色出发,共同探讨了公共艺术多重维度思考的价值,可以看出公共艺术在城市发展中也同样需要多重角色的协力推动。

最后,一间宅艺术创始人连学辉先生表达了对公共艺术行业未来发展的期盼。无论是决策方、需求方还是公共艺术机构都需要保持重视公共艺术作品为公众带来精神文化上的思考与共鸣。一间宅艺术也将以此作为目标与使命,以“文化介入”为方式,继续致力于文化艺术与城市开发。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热点排行

猜你喜欢